3月初百佳關閉了在成都的三家門店,從此完全退出了成都市場。
敗走成都的同時,百佳在廣州也不太行了。2 月 29 日,位于中旅商城的 百佳超市 關閉,它是廣州首家 百佳超市 ,迄今已有 17 年的歷史。而位于廣州天河區楓葉路珠江俊園的分店也于 3 月 7 日結業。
百佳相關負責人稱,關店因為租金太貴經營成本較高,需要優化分店選址。 “這是一個商業決定,百佳將繼續著力于華南市場,尋找更適合的位置開店。”
這已經不是它第一次收縮內地業務。 2012 年 5 月,百佳關閉了其在上海的最后兩家門店,結束了在上海 18 年的經營歷史。
你可能對 百佳超市 比較陌生。1980 年代進入內地零售市場的百佳,首家門店 1984 年在深圳蛇口開幕。作為李嘉誠旗下企業,“出身”一直受到關注。
三十年過去了,它被后來者趕超,無論是比它晚進入中國市場的家樂福、沃爾瑪等同行,亦或是像永輝超市這樣的本土零售企業。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 2014 年連鎖百強表顯示, 百佳超市 位于第 91 位,幾乎墊底。
雖然 百佳超市 業界有所下滑,但“香港人務實的態度,新鮮衛生的概念很符合廣州人對超市產品的要求”。廣州本地的顧客也認為, 百佳超市 營業人員的素質普遍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華南市場向來是百佳熟悉的,尤其是廣州市場。不過,租金成本的提高,是目前大賣場無法避免的問題,即使是在廣州大本營。大賣場是典型的低毛利業態,很難承受這么高的租金壓力。一位業內人士說,“按照這個租金上漲趨勢,以后老城區與 CBD 都不要再開大賣場了。”
與此同時,電商分流也是無法避免的因素。“電商的配送能力日益成熟,在生活服務類的商品分流上十分嚴重。”
大賣場的業態環境確實很糟糕。
根據凱度消費指數最新報告顯示,2015 年,中國傳統零售渠道(大賣場、超市和便利店)年增長率為 3.3 %,但大賣場業態在重點城市和省級市首次出現下滑( -1.5 %)。算上在低線城市開設新店的推動,大賣場在全國市場的增長率才能達到 4.4 %。
最具代表性的沃爾瑪出現 35 年來最差業績,它早在今年 1 月就明確表示,在全球關閉 269 家店鋪。雖然沃爾瑪中國強調“已連續 12 個季度實現大賣場市場份額的增長”,但只是微增——在最近的一個財季里,中國市場銷售額增長僅為 0.3 %。
法國巨頭家樂福,同樣也是飽受關店困擾。去年,家樂福在華關閉門店數達到 18 家。本土的華潤萬家去年各類型門店關閉數已經超過 1000 家,遠遠高過新開門店數。
“大賣場的業態到了發展瓶頸,要么做得更大,要么做得更小。”廣州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杰認為。在過去的一年里,凱度消費指數最新報告顯示,便利店這種小而美的業態,繼續保持強勢增長,全國銷售額增長高達 13.1 %。
家樂福、華潤萬家也都在轉型,選擇了“做得更小”。
華潤萬家去年新開的將近 300 家的新店里,只有 25 家是大賣場,其他均以小業態為主,比如推出了社區超市品牌樂購 express,而家樂福則推出 easy 便利超市,這兩者的業態屬性十分相近:面積在 1000 平方米左右、選址靠近居民社區、以食品為主要單品、帶有咖啡室等休閑區。
“渠道下沉是個趨勢”,從 百佳超市 目前關閉的門店來看,都屬于大賣場模式。
在今后店面的形式上,百佳或許會選擇 800 平方米至 1000 平方米的中小型社區店,但社區店是否會成為大賣場的一個正確的轉型路徑,目前還不是很清晰。
敗走成都的同時,百佳在廣州也不太行了。2 月 29 日,位于中旅商城的 百佳超市 關閉,它是廣州首家 百佳超市 ,迄今已有 17 年的歷史。而位于廣州天河區楓葉路珠江俊園的分店也于 3 月 7 日結業。
百佳相關負責人稱,關店因為租金太貴經營成本較高,需要優化分店選址。 “這是一個商業決定,百佳將繼續著力于華南市場,尋找更適合的位置開店。”
這已經不是它第一次收縮內地業務。 2012 年 5 月,百佳關閉了其在上海的最后兩家門店,結束了在上海 18 年的經營歷史。
你可能對 百佳超市 比較陌生。1980 年代進入內地零售市場的百佳,首家門店 1984 年在深圳蛇口開幕。作為李嘉誠旗下企業,“出身”一直受到關注。
三十年過去了,它被后來者趕超,無論是比它晚進入中國市場的家樂福、沃爾瑪等同行,亦或是像永輝超市這樣的本土零售企業。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 2014 年連鎖百強表顯示, 百佳超市 位于第 91 位,幾乎墊底。
雖然 百佳超市 業界有所下滑,但“香港人務實的態度,新鮮衛生的概念很符合廣州人對超市產品的要求”。廣州本地的顧客也認為, 百佳超市 營業人員的素質普遍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華南市場向來是百佳熟悉的,尤其是廣州市場。不過,租金成本的提高,是目前大賣場無法避免的問題,即使是在廣州大本營。大賣場是典型的低毛利業態,很難承受這么高的租金壓力。一位業內人士說,“按照這個租金上漲趨勢,以后老城區與 CBD 都不要再開大賣場了。”
與此同時,電商分流也是無法避免的因素。“電商的配送能力日益成熟,在生活服務類的商品分流上十分嚴重。”
大賣場的業態環境確實很糟糕。
根據凱度消費指數最新報告顯示,2015 年,中國傳統零售渠道(大賣場、超市和便利店)年增長率為 3.3 %,但大賣場業態在重點城市和省級市首次出現下滑( -1.5 %)。算上在低線城市開設新店的推動,大賣場在全國市場的增長率才能達到 4.4 %。
最具代表性的沃爾瑪出現 35 年來最差業績,它早在今年 1 月就明確表示,在全球關閉 269 家店鋪。雖然沃爾瑪中國強調“已連續 12 個季度實現大賣場市場份額的增長”,但只是微增——在最近的一個財季里,中國市場銷售額增長僅為 0.3 %。
法國巨頭家樂福,同樣也是飽受關店困擾。去年,家樂福在華關閉門店數達到 18 家。本土的華潤萬家去年各類型門店關閉數已經超過 1000 家,遠遠高過新開門店數。
“大賣場的業態到了發展瓶頸,要么做得更大,要么做得更小。”廣州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杰認為。在過去的一年里,凱度消費指數最新報告顯示,便利店這種小而美的業態,繼續保持強勢增長,全國銷售額增長高達 13.1 %。
家樂福、華潤萬家也都在轉型,選擇了“做得更小”。
華潤萬家去年新開的將近 300 家的新店里,只有 25 家是大賣場,其他均以小業態為主,比如推出了社區超市品牌樂購 express,而家樂福則推出 easy 便利超市,這兩者的業態屬性十分相近:面積在 1000 平方米左右、選址靠近居民社區、以食品為主要單品、帶有咖啡室等休閑區。
“渠道下沉是個趨勢”,從 百佳超市 目前關閉的門店來看,都屬于大賣場模式。
在今后店面的形式上,百佳或許會選擇 800 平方米至 1000 平方米的中小型社區店,但社區店是否會成為大賣場的一個正確的轉型路徑,目前還不是很清晰。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李嘉誠的百佳超市,在大本營廣州也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