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標準化組織將EDI描述成按照統一標準,將商業或行政事務處理轉換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或報文數據格式,并借助計算機網絡實現的一種數據電子傳輸方法。
構成EDI技術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三個,即通信、標準和軟件。
1.通信。在傳統的商務活動中,貿易單證票據的傳遞通常由郵政系統或專業傳遞公司完成。使用EDI技術使得我們在商務活動中能夠用電子的手段來生成、處理和傳遞各類貿易單證。電子通訊網絡是EDI系統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之一。
從EDI所依托的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演變看,最初是點到點方式,隨后是增值網絡(VAN)的方式,進而是電子郵件(E-mail)方式,當今則演變為Intemet模式。這一變化趨勢使得EDI的推廣應用范圍變得更加廣闊。
傳統的EDI系統是基于VAN技術的EDI。在這一模式下,通常需要建立一個區域性的EDI中心,同時建立一個 VAN網絡。用戶首先以會員方式加入到EDI中心,并按通用標準格式編制報文才能通過網絡傳送信息。由此可見,傳統的EDI對用戶的要求較高,推廣應用較難。為此,逐步改變傳統EDI系統單純依靠增值專用網的封閉式傳輸模式,向基于Intemet和Web技術的開放式EDI應用模式發展將是EDI發展信息增值服務的關鍵。
Intemet模式的EDI是指利用先進的國際互聯網、服務器等電子系統和電子商業軟件運作的全部商業活動,包括利用電子郵件提供的通信手段在網上進行的交易。Intemet模式的EDI大大方便了那些中小型企業,不用購買和維護 EDI軟件,不用進行EDI單證和應用程序接口APl(Applica— tionProgrammingInterface)開發,只需利用瀏覽軟件即可應用,而有關表格制作和單證翻譯等工作由EDI中心或商業伙伴完成。
2.標準。在EDI技術構成中,標準起著核心的作用。 EDI技術標準可分成兩大類。一類是表示信息含義的語言,稱為EDI語言標準,主要用于描述結構化信息。另一類是載運信息語言的規則,稱為通信標準。它的作用是負責將數據從一臺計算機傳輸到另一臺計算機。一般來說,EDI語言對其載體所使用的通信標準并無限制,但對語言標準卻有嚴格的限定。
EDI語言標準目前廣泛應用的有兩大系列:國際標準的EDIFACT和美國的ANSIX.R。目前,EDIFACT標準作為聯合國與國際標準化組織聯合制定的國際標準正在為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
3.軟件。EDI系統通常由“報文生成處理”、“格式轉換”、“聯系”、“通信”等四個模塊構成,如圖3-4所示。
為實現EDI系統的上述功能,必須設計和開發相應的 EDI軟件。EDI軟件的作用是將組織內部的非結構化格式的信息(數據)翻譯成結構化的EDI格式,然后傳送EDI報文。這是針對“信息發送方”而言的。對“信息接收方”來說,則需要把所接收到的標準EDI報文,翻譯成在該部門內部使用的非結構化格式的信息。根據這樣的要求,EDI軟件應具有三方面的基本功能:數據轉換、數據格式化和報文通訊。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電子數據交換(EDI)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