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水”+碎牛肉,可以合成牛排?近日,有媒體報道,通過“卡拉膠”“黃原膠”“谷氨酰胺轉氨酶”等“肉類粘合劑”,可以將碎牛肉拼接成一塊牛排。12月30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做出回應稱,肉的重組技術目前在國內外被廣泛應用,其使用的碎肉不等于劣質肉。而且,在標準規定的限量內使用卡拉膠不存在食品安全風險。
長沙情況究竟如何?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疑問一 重組肉是否有明確標識?
1月1日,記者走訪了長沙市多家 超市 ,發現 超市 中在售的牛排大多為速凍包裝牛排,沒有新鮮牛排出售,且半數以上冷凍牛排含有卡拉膠或黃原膠。記者詢問工作人員這些牛排是否是“拼接牛排”,工作人員表示自己不清楚。
在湘春路的華潤萬家等 超市 冷凍區,恒都西冷牛排、科爾沁黑椒牛排、菲力牛排、鴻亮黑椒美式牛排4款牛排外包裝配料表中明確顯示含有卡拉膠等添加劑,并且沒有標明牛肉配料含量占比。這幾款牛排的售價在27元-40元之間。
這些牛排的凈含量一般在150g-230g之間,折算每斤肉的價格都在60元以上,比新鮮牛肉貴了20元以上。
“剛聽說拼接牛肉,不知道吃起來有沒有問題。”正在冷凍區購物的吳女士說,光看包裝,自己并不知道這些在售的冷凍肉制品是否由碎肉拼接。 超市 員工也表示不清楚哪些是“原切肉”,哪些是“重組肉”。
記者在幾份牛排的包裝上看到,產品類別一項均為速凍生制品或其細分品種菜肴制品。在菜肴制品對應的《SB/T10379-2012速凍調制食品》的國家標準中,對其加工方式、肉類含量等作出了明確規定,比如物料占比應該≥20%。對于產品的標簽、標志規定應注明產品類別和生制品或熟制品。
此外,記者還查詢了《SB/T10379-2012速凍調制食品》《GBT19480-2009肉與肉制品術語》《NY/T2073-2011調理肉制品加工技術規范》等國家標準,都沒有重組肉這種產品類別。目前,國內標準對于“重組”“原切”等字樣標注問題尚缺乏明確規定。
疑問二 所添加的卡拉膠靠譜嗎?
國家食藥監總局稱,卡拉膠是從藻類海草等物質中提煉出來的膠體物質,對人體是無害的。
按照《GB2760-2014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黃原膠、卡拉膠、谷氨酰胺轉氨酶等作為食品添加劑應用廣泛,它們是允許按需求添加的,在規定的劑量內是安全無害的。這些添加劑可以用來黏肉,也可以作為保水劑,鎖住牛排上的水分。
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守偉表示,至于這些添加劑是作為“保水劑”讓牛排更嫩,還是作為“凝固劑”來重組牛肉,這就無法鑒定了。如果打著純牛排的旗號,肯定是不能添加的,把肉末加工成牛排,那就是人造的、合成的,涉嫌欺騙消費者。
疑問三 如何鑒別重組肉?
王守偉表示,通常情況下,原切牛排內部細菌總數不高,不必加熱到熟透,五至八分熟也可食用。重組牛排由于經預先腌制,或由碎肉及小塊肉重組而成,內部易滋生細菌,可能導致產品細菌總數偏高,在食用前應烹飪至全熟。
如何才能鑒別重組牛肉呢?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1.買帶骨的牛肉:最好買帶骨的牛肉,因為骨頭很難仿制。
2.纖維要明確:最好是要選纖維明顯的肉質;纖維很難模仿,重組肉是多種肉混合,所以纖維無法一致。
3.少買冷凍牛肉:重組肉是多種肉質混在一起,為了避免細菌感染,保存會采取冷凍方式。
臺灣地區:重組肉須在外包裝上注明
關于“重組肉”,2015年10月14日臺灣地區“食藥署”發布公告,2016年1月1日起,散裝、包裝、直接供應飲食業者,若使用重組肉,須在外包裝或菜單上注明“重組”“組合”等字眼,并標注“僅供熟食”的字樣。包含火鍋店等所有業者都納管,違者開罰最高300萬元。
此外,2013年,美國農業部農業市場服務局發布新規,要求所有在美國宰殺動物所產出的肉類加工而成的產品均需要標出:動物出生地、喂養地、屠宰場等信息。另外新規定嚴禁將不同原產地的肌肉塊混合加工成肉品。
長沙情況究竟如何?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疑問一 重組肉是否有明確標識?
1月1日,記者走訪了長沙市多家 超市 ,發現 超市 中在售的牛排大多為速凍包裝牛排,沒有新鮮牛排出售,且半數以上冷凍牛排含有卡拉膠或黃原膠。記者詢問工作人員這些牛排是否是“拼接牛排”,工作人員表示自己不清楚。
在湘春路的華潤萬家等 超市 冷凍區,恒都西冷牛排、科爾沁黑椒牛排、菲力牛排、鴻亮黑椒美式牛排4款牛排外包裝配料表中明確顯示含有卡拉膠等添加劑,并且沒有標明牛肉配料含量占比。這幾款牛排的售價在27元-40元之間。
這些牛排的凈含量一般在150g-230g之間,折算每斤肉的價格都在60元以上,比新鮮牛肉貴了20元以上。
“剛聽說拼接牛肉,不知道吃起來有沒有問題。”正在冷凍區購物的吳女士說,光看包裝,自己并不知道這些在售的冷凍肉制品是否由碎肉拼接。 超市 員工也表示不清楚哪些是“原切肉”,哪些是“重組肉”。
記者在幾份牛排的包裝上看到,產品類別一項均為速凍生制品或其細分品種菜肴制品。在菜肴制品對應的《SB/T10379-2012速凍調制食品》的國家標準中,對其加工方式、肉類含量等作出了明確規定,比如物料占比應該≥20%。對于產品的標簽、標志規定應注明產品類別和生制品或熟制品。
此外,記者還查詢了《SB/T10379-2012速凍調制食品》《GBT19480-2009肉與肉制品術語》《NY/T2073-2011調理肉制品加工技術規范》等國家標準,都沒有重組肉這種產品類別。目前,國內標準對于“重組”“原切”等字樣標注問題尚缺乏明確規定。
疑問二 所添加的卡拉膠靠譜嗎?
國家食藥監總局稱,卡拉膠是從藻類海草等物質中提煉出來的膠體物質,對人體是無害的。
按照《GB2760-2014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黃原膠、卡拉膠、谷氨酰胺轉氨酶等作為食品添加劑應用廣泛,它們是允許按需求添加的,在規定的劑量內是安全無害的。這些添加劑可以用來黏肉,也可以作為保水劑,鎖住牛排上的水分。
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守偉表示,至于這些添加劑是作為“保水劑”讓牛排更嫩,還是作為“凝固劑”來重組牛肉,這就無法鑒定了。如果打著純牛排的旗號,肯定是不能添加的,把肉末加工成牛排,那就是人造的、合成的,涉嫌欺騙消費者。
疑問三 如何鑒別重組肉?
王守偉表示,通常情況下,原切牛排內部細菌總數不高,不必加熱到熟透,五至八分熟也可食用。重組牛排由于經預先腌制,或由碎肉及小塊肉重組而成,內部易滋生細菌,可能導致產品細菌總數偏高,在食用前應烹飪至全熟。
如何才能鑒別重組牛肉呢?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1.買帶骨的牛肉:最好買帶骨的牛肉,因為骨頭很難仿制。
2.纖維要明確:最好是要選纖維明顯的肉質;纖維很難模仿,重組肉是多種肉混合,所以纖維無法一致。
3.少買冷凍牛肉:重組肉是多種肉質混在一起,為了避免細菌感染,保存會采取冷凍方式。
臺灣地區:重組肉須在外包裝上注明
關于“重組肉”,2015年10月14日臺灣地區“食藥署”發布公告,2016年1月1日起,散裝、包裝、直接供應飲食業者,若使用重組肉,須在外包裝或菜單上注明“重組”“組合”等字眼,并標注“僅供熟食”的字樣。包含火鍋店等所有業者都納管,違者開罰最高300萬元。
此外,2013年,美國農業部農業市場服務局發布新規,要求所有在美國宰殺動物所產出的肉類加工而成的產品均需要標出:動物出生地、喂養地、屠宰場等信息。另外新規定嚴禁將不同原產地的肌肉塊混合加工成肉品。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長沙多家超市半數以上冷凍牛排含卡拉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