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以為,打著低價免費匯聚起來的市場,其人群的特征也遵循了從群眾中來再到群眾中去的原則,比如說淘寶,畢竟還是以免費為基礎,雖說這幾年淘寶努力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形象,打萬能淘寶牌,然后又從中生成一個相對高客單市場天貓,而且也努力的打造電商專屬節日,制造轟動效果,但是任然擺脫不了低價策略的烙印,顧客還是很少為高客單買單,偶爾有幾家比較突出的,也是鳳毛麟角,竊以為淘寶系的核心基礎在于完善的售后體系,讓顧客售后無憂,龐大的生活便利條件(支付寶)可以很好地提高顧客的活躍度,然后針對賣家也是有針對性的發新聞稿,鼓吹模范效應,就類似江湖上從來不缺少傳說一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正中了人貪婪的私欲,于是乎你方唱罷我登場,弄得不亦樂乎,至于最終的核心數據,馬老大是不會透漏給我們的。
相對來說京東和唯品會的出發點就會好很多,都是打正品低價,京東主打速度,唯品會主打限時特賣,當然京東也不是當年的全網最低,唯品會也不是當年的奢侈品特賣,但是電商品牌也總有自己定位的變化,就如現在的淘寶跟當年的淘寶一樣,也不再是一個低價爆款的低端市場,而是演化成為一個包羅萬象,有著無窮創造力和一定品質的讓買家信得過,可以放心買的市場,同時也形成了自己的品牌背書,但是想要和線下高檔百貨的市場定位平起平坐還有待時日,這應了那句話,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但是又有人會說,照你這么說,做品牌都應該到京東和唯品會去了,人家起點高,顧客群質量好,為什么還有那么多商家放著這么優秀的平臺不做,非要跟馬大爺一起混呢。
這里就是我想要說的淘系的迷人之處了,也是馬大爺一直反復鼓吹的--數據,是的,淘寶是一個開放的平臺,至少大部分數據是對賣家開放的,做了這么多年,淘寶不斷擴張生態系統,就是為了幫助賣家累積數據,有了客觀的數據,賣家就可以運用各種工具來控制自己的營銷客戶群,達到一種正向營銷傳播品牌的目的。
就正如之前一個企業家所感悟的,我明明知道有一半的廣告浪費了,但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浪費了。
現在淘寶給了大家這樣一個機會,讓你清楚的知道哪一半營銷費用浪費了,通過淘寶提供的點擊率,收藏購物車以及直接的間接的成交,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哪一部分廣告在起作用,哪一部分浪費了,這樣我們就可以投放好有限的營銷費用。
運營做得好的團隊,已經賺得盆滿缽滿,資金利用率超高,這時候做習慣線下的就納悶了,賣這么便宜,能賺錢嗎,不好意思,還真的能賺錢!
從這個角度來說,馬大爺還是相當厲害的,相對線下以產定銷,慢速反應的供應鏈,高額的營銷費用和不可控的營銷效果,整個流通渠道的巨大浪費最終都轉嫁給消費者,這跟互聯網一直以來倡導的客戶思維是背道而馳的。
互聯網以其準確的數據,可控的效果工具,以及快速反應能力對傳統流通行業正帶來翻天覆地的沖擊。
用戶思維一貫的做法就是用腳投票,你要讓我爽了,我就買單,至于能不能賺到我的錢就要看你的本事了,現在互聯網把用戶思維和利潤實現巧妙地連接了起來,這背后的訣竅就是數據。
反觀京東唯品會,現在還是傳統的流量分發機制,當然京東和唯品會也有自己的數據分析機構,只是這個數據離開放給廣大賣家還有待時日。
話說到這里,可能大家都疑惑了,不是要討論電商的流量價值嗎,怎么跑題至此,其實估計大家也能聽明白了,電商以其精準的數據和快速的反應能力,醞釀著一場摧枯拉朽般的變革,以至于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電商就不能出品牌,電商產品就不高檔,倒是那些做著電商,還用傳統線下思路想依靠高翻倍率來兜底庫存的,真要好好思考一下了,畢竟這是一個數據時代,方向對就如順水推舟,方向錯則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下場可想而知。
當然淘寶也存在體驗扁平化,沒有線下立體,品牌傳播方法單一等問題,這也是淘系的小二們該努力改進之處。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淘寶運營:流量價值是否有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