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 小米 創始人雷軍發布消息稱,與中國民生銀行達成戰略合作,將在金融、電商、生態鏈領域進行深入布局。
此次合作是 小米 重點布局金融領域的延續。 小米 從2016年開始重點發力金融領域,最主要的成就之一是聯合新希望集團和成都紅旗連鎖成立四川新網銀行。
2016年6月, 小米 科技全資子公司四川銀米科技聯合新希望集團、成都紅旗連鎖及其他5家川企發起成立的四川希望銀行獲批籌建,這是四川省首家民營銀行。
而在當年12月28日,四川希望銀行獲得監管部門同意,正式更名為四川新網銀行。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數據,四川新網銀行注冊資本為30億元,法人代表為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
在各股東出資比例中,新希望集團出資9億元,占股30%,為最大股東。 小米 通過全資子公司銀米科技出資8.85億元,占股29.5%,為第二大股東。紅旗連鎖出資4.5億元,占股15%,為第三大股東。
新網銀行是繼騰訊微眾銀行、阿里網商銀行之后全國第三家、同時也是中西部首家互聯網銀行。定位為新一代互聯網銀行,致力于通過互聯網技術為廣大消費者和小微企業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務。
而 小米 此次合作的中國民生銀行,為新網銀行最大股東新希望集團于1996年發起的中國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業入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實際上,互聯網企業與銀行結緣已不是新鮮事。前有阿里、騰訊發起成立民營網商銀行和微眾銀行,后有百度中信發起成立百信銀行。
此外,國有四大行工農中建已分別與京東、百度、騰訊、阿里4家互聯網企業達成合作,積極“觸網”。
3月28日,阿里、螞蟻金服與中國建設銀行簽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
6月16日,京東與中國工商銀行簽署金融業務合作框架協議;
6月20日,百度與中國農業銀行合作共建智能銀行;
6月22日,騰訊與中國銀行合作成立“中國銀行——騰訊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
從目前來看,互聯網企業與銀行間的合作,從早期的聯名卡、營銷渠道,搭建電子銀行等初級合作,已經延伸到更加廣闊、更具深度領域,智慧金融成為未來合作主流。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認為,傳統銀行和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合作,是揚長避短的一種雙贏選擇。互聯網金融機構物理網點不足、缺乏大型客戶來源,傳統銀行業業務創新能力相對滯后,彼此的不足正是對方的優勢,合作是必然選擇。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此類合作模式將會越來越多。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小米“聯姻”民生銀行 互聯網銀行布局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