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北商研究院副院長白森森在2016北京品牌發布年度盛典上發布了“2016十大新聞事件”,十大事件涵蓋了零售、電商、餐飲等行業,既有企業戰略,又有資本動向,反映了過去一年北京商業的熱點和發展風向,這也是繼2014年、2015年之后,北京商報社和北商研究院第三年發布年度十大新聞事件。
NO. 1
全聚德 、北京稻香村、御食園開集合店
特產代表了一個地域、一座城市, 全聚德 、北京稻香村、御食園三家專注于北京特產的餐飲企業聯手打造“北京特產美食聯盟”,拉開了北京老字號餐飲企業發展的新篇章。未來,三家企業將在北京核心旅游聚集區開設統一標識、統一裝潢的“北京特產美食聯盟”門店,讓消費者在一家店內買到三家企業的正宗產品。
NO. 2
京東結盟沃爾瑪
網絡商超大戰一觸即發,京東與沃爾瑪構建起戰略同盟,誓要在市場中分一杯羹。通過股權置換的方式,京東以1.45億股A類普通股,獲得沃爾瑪擁有的“1號店”品牌、網站、App等1號商城資產。此后,雙方合作繼續深入,沃爾瑪山姆會員店、國際旗艦店相繼登陸京東,京東超市與天貓超市的商超爭奪戰愈發白熱化。
NO. 3
物美退出H股謀求靈活擴張
實體零售承壓下,物美商業開始探尋靈活化擴張,退市或讓這家傳統零售巨頭有更多的騰挪空間。今年初,物美商業正式從H股退市。退市后,物美的并購對象依然集中在零售領域,區域零售前三名將進入物美的考慮范圍內。物美商業在公告中表示,“本公司業務仍需通過擴大規模而產生協同效應及權衡本集團的盈利性和發展規模”。
NO. 4
百盛調整戰略加碼餐飲和時裝
面對新消費環境和百貨業的困境,外資百貨第一店百盛加速調整、轉型。百盛出售北京太陽宮店,凈入賬9億元,所得款項用于擴展時裝及餐飲品牌繼續豐富產品及服務供應,并將尋找新業務投資機遇以擴展該集團收入來源。除了在上半年關閉兩家業績欠佳的門店,百盛還在為每家門店定制轉型計劃以提升運營效率。
NO. 5
當當網完成私有化謀求國內資本市場
國內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B2C電商企業當當網完成私有化協議,母公司以每股美國存托股6.7美元的現金收購全部已發行普通股,隨后正式從紐交所退市。私有化歸來的當當網在發展中需要尋求新的資金助力,回歸A股市場似乎成為必然選擇,但考慮國內擬上市企業排隊情況與發行節奏,是否借殼、誰又將是被選中的“殼”公司成為業界關心的話題。
NO. 6
嘉和一品結盟新希望加速擴張
新常態下嘉和一品開始甩掉包袱尋求輕資產式發展,以2.98億元出售中央廚房業務資產給新希望,雙方也由此建立了牢靠的合作關系。出讓中央廚房業務資產后,回收的資金將成為嘉和一品整體業務拓展和重新布局的強大助力,未來,嘉和一品的食品加工業務依然將由這一中央廚房完成。在后續的經營當中強化門店的發展,公司也在考慮獨立上市。
NO. 7
全聚德 推外賣品牌“小鴨哥”
老字號企業借“互聯網”之利創出新品牌,目的是進一步摸清消費者的脾氣所在。餐飲老字號 全聚德 在京發布“互聯網+”戰略,推出 全聚德 外賣和 全聚德 電商兩個新的業務板塊, 全聚德 外賣品牌“小鴨哥”在京全面上線。根據“互聯網+”戰略目標, 全聚德 將利用互聯網工具和互聯網思維,全面擁抱互聯網、擁抱年輕人。
NO. 8
中式快餐和合谷曲線引入弘毅資本
借助資本帶來的各種資源,中式快餐企業在發展道路上如虎添翼。理文手袋先后宣布全資附屬公司收購和合谷60%的股權和19%的股權,和合谷總計共出讓79%的股權給理文手袋。收購方理文手袋擁有聯想背景,而聯想控股旗下私募基金弘毅投資的全資附屬公司為理文手袋的控股股東。對于和合谷來說,或因此能在“四高一低”的高壓下緩口氣。
NO. 9
麥當勞中國區特許經營權引發競購大戰
互聯網餐飲和休閑類餐飲的崛起,使中國傳統快餐市場被大量分流,大佬麥當勞放手一搏。此前,麥當勞一直對全球各市場的所有權結構進行評估,減少直營餐廳數量,讓更多餐廳由當地管理。但截至2015年底,麥當勞中國門店中仍僅有約35%的門店是特許經營餐廳。為達到95%的特許經營目標,麥當勞中國計劃引入戰略投資者。
NO. 10
擴展新渠道 賣場做家政
居然之家開始涉獵家政服務業。11月10日,北京居然家政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平臺正式運營,同時居然家政App正式上線。為突破家政服務行業局限性,居然家政網羅了家具維修、家電維修、家裝維修、家政服務等服務。家政服務與叮當到家、美國莊臣、倍優天地、阿姨來了、來人到家、管家幫等家政公司合作。計劃布局家政服務業實現從賣到修的飛躍。
NO. 1
全聚德 、北京稻香村、御食園開集合店
特產代表了一個地域、一座城市, 全聚德 、北京稻香村、御食園三家專注于北京特產的餐飲企業聯手打造“北京特產美食聯盟”,拉開了北京老字號餐飲企業發展的新篇章。未來,三家企業將在北京核心旅游聚集區開設統一標識、統一裝潢的“北京特產美食聯盟”門店,讓消費者在一家店內買到三家企業的正宗產品。
NO. 2
京東結盟沃爾瑪
網絡商超大戰一觸即發,京東與沃爾瑪構建起戰略同盟,誓要在市場中分一杯羹。通過股權置換的方式,京東以1.45億股A類普通股,獲得沃爾瑪擁有的“1號店”品牌、網站、App等1號商城資產。此后,雙方合作繼續深入,沃爾瑪山姆會員店、國際旗艦店相繼登陸京東,京東超市與天貓超市的商超爭奪戰愈發白熱化。
NO. 3
物美退出H股謀求靈活擴張
實體零售承壓下,物美商業開始探尋靈活化擴張,退市或讓這家傳統零售巨頭有更多的騰挪空間。今年初,物美商業正式從H股退市。退市后,物美的并購對象依然集中在零售領域,區域零售前三名將進入物美的考慮范圍內。物美商業在公告中表示,“本公司業務仍需通過擴大規模而產生協同效應及權衡本集團的盈利性和發展規模”。
NO. 4
百盛調整戰略加碼餐飲和時裝
面對新消費環境和百貨業的困境,外資百貨第一店百盛加速調整、轉型。百盛出售北京太陽宮店,凈入賬9億元,所得款項用于擴展時裝及餐飲品牌繼續豐富產品及服務供應,并將尋找新業務投資機遇以擴展該集團收入來源。除了在上半年關閉兩家業績欠佳的門店,百盛還在為每家門店定制轉型計劃以提升運營效率。
NO. 5
當當網完成私有化謀求國內資本市場
國內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B2C電商企業當當網完成私有化協議,母公司以每股美國存托股6.7美元的現金收購全部已發行普通股,隨后正式從紐交所退市。私有化歸來的當當網在發展中需要尋求新的資金助力,回歸A股市場似乎成為必然選擇,但考慮國內擬上市企業排隊情況與發行節奏,是否借殼、誰又將是被選中的“殼”公司成為業界關心的話題。
NO. 6
嘉和一品結盟新希望加速擴張
新常態下嘉和一品開始甩掉包袱尋求輕資產式發展,以2.98億元出售中央廚房業務資產給新希望,雙方也由此建立了牢靠的合作關系。出讓中央廚房業務資產后,回收的資金將成為嘉和一品整體業務拓展和重新布局的強大助力,未來,嘉和一品的食品加工業務依然將由這一中央廚房完成。在后續的經營當中強化門店的發展,公司也在考慮獨立上市。
NO. 7
全聚德 推外賣品牌“小鴨哥”
老字號企業借“互聯網”之利創出新品牌,目的是進一步摸清消費者的脾氣所在。餐飲老字號 全聚德 在京發布“互聯網+”戰略,推出 全聚德 外賣和 全聚德 電商兩個新的業務板塊, 全聚德 外賣品牌“小鴨哥”在京全面上線。根據“互聯網+”戰略目標, 全聚德 將利用互聯網工具和互聯網思維,全面擁抱互聯網、擁抱年輕人。
NO. 8
中式快餐和合谷曲線引入弘毅資本
借助資本帶來的各種資源,中式快餐企業在發展道路上如虎添翼。理文手袋先后宣布全資附屬公司收購和合谷60%的股權和19%的股權,和合谷總計共出讓79%的股權給理文手袋。收購方理文手袋擁有聯想背景,而聯想控股旗下私募基金弘毅投資的全資附屬公司為理文手袋的控股股東。對于和合谷來說,或因此能在“四高一低”的高壓下緩口氣。
NO. 9
麥當勞中國區特許經營權引發競購大戰
互聯網餐飲和休閑類餐飲的崛起,使中國傳統快餐市場被大量分流,大佬麥當勞放手一搏。此前,麥當勞一直對全球各市場的所有權結構進行評估,減少直營餐廳數量,讓更多餐廳由當地管理。但截至2015年底,麥當勞中國門店中仍僅有約35%的門店是特許經營餐廳。為達到95%的特許經營目標,麥當勞中國計劃引入戰略投資者。
NO. 10
擴展新渠道 賣場做家政
居然之家開始涉獵家政服務業。11月10日,北京居然家政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平臺正式運營,同時居然家政App正式上線。為突破家政服務行業局限性,居然家政網羅了家具維修、家電維修、家裝維修、家政服務等服務。家政服務與叮當到家、美國莊臣、倍優天地、阿姨來了、來人到家、管家幫等家政公司合作。計劃布局家政服務業實現從賣到修的飛躍。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2016北京品牌十大新聞事件 全聚德占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