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 企業文化的核心使命之一:成為消費者最好的服務商。也就說,超市要提供消費者需要、或者感興趣的商品,并將它們擺放到超市貨架上。根據Bloomberg新聞社、紐約時報及其他媒體的報道, 沃爾瑪 已經大幅減少雇員的工作時間,這意味著超市方已經沒有足夠的人力將所有商品從倉庫挪至貨架端。
這就導致了零售缺貨的狀態——那些本該在貨架上的商品,如今卻還在倉庫。而在倉庫的商品卻硬生生變成了滯銷庫存。很多媒體在報道中指出,大量消費者因為沒有購買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轉投 沃爾瑪 競爭對手的門店購物。
但 沃爾瑪 公司則表示這并不是什么大問題,哪家門店都會出現偶然性缺貨,尤其是當你運營4500家連鎖門店的時候,這種狀況無法避免。并補充道“ 沃爾瑪 門店的存貨水平在90%-95%之間!”
但我們都看到了 沃爾瑪 在過去的一年里大幅削減了運營成本。在最新的年報中 沃爾瑪 提及2013財年 沃爾瑪 美國地區的門店運營收入增速已經超過了銷售額的增幅。在過去的一年中公司降低27%的運營開支。這意味著 沃爾瑪 從成本開支中節省了7.4億美元。部分來自于人力成本,此舉是以降低服務水準為代價。
在零售界, 沃爾瑪 向來以具備最高效、最系統的供應鏈管理著稱,有著諸如寶潔這類一線的供貨商,很早就創建了自動化補貨系統。在全國范圍內任何門店銷售商品,位于本頓維爾的 沃爾瑪 總部電腦上都會自動計算出訂單的需求,復雜的電腦程序會確保從幫寶適尿片到土豆片等產品送往目標門店。即便是貨車送貨都會由電腦計算出最節省成本及快捷的路線。隨后這些貨物將會在相應的 沃爾瑪 分店倉庫卸貨,超市員工用手推車和拖盤推車來將貨物分門別類的放到相應的貨架上。(如面包,薯條,蘇打這些直接配送到商店的商品除外)而這個系統比較容易崩潰。
我曾去過上百家 沃爾瑪 門店的后臺倉庫,里面的貨物擺放無序(倉庫有著像狗糧那種氣味),這表明超市的存貨管理員有多么重要,無論 沃爾瑪 的供應鏈管理體系有多高效及精準,但最終還是需要人力將該貨品擺上貨架。現狀是,不是只有少數消費者空著手離開 沃爾瑪 ,因為庫存管理上出現了危機,所以導致了整個銷售頻發狀況。
零售經濟學就是一個循環:你下訂單,送貨,然后有30天的時間期限付款。商品銷售的越快,資金成本損耗越低。這也就是庫存周轉率成為零售業中最重要指標之一的原因。
全球范圍內, 沃爾瑪 一年的庫存周轉達8次(同行Target超市平均年周轉次數為6.4次)理想的狀態下來講,你希望將存貨周轉天數保持在30天之內——這樣就變成了你的供應商為該貨品供給資金,而非由你承擔。周轉率越快成本越低——這是讓 沃爾瑪 成為零售界之王的核心。任何一個環節的提速,都會驅使整體的提升。
零售業,有一種持續的“推力”和“拉力”在零售商、供應鏈管理方,商店運營方之間。這是 沃爾瑪 周六的晨會中永遠討論的主題。問題是在經濟放緩的當下, 沃爾瑪 已經被增長同店銷售額的壓力壓得緊緊的,在這種背景下只能通過減少雇員工時及其他各種銷售成本來推動利潤。但該領域卻非 沃爾瑪 的強項,陳列、色調、蔬果的新鮮度對于零售商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當然這些都需要有足夠的員工去維持。
所以假如管理層下令減少雇員工時,作為雇員而言多數只能服從,所以不會引起軒然大波。但管理層必須考慮到如何在減少人力成本的同時保持服務質量不被降低。
沃爾瑪 的前端經理建議,當結賬臺前已經排隊超過3名以上顧客的時候就要開設新的支付通道,以緩解排隊結賬的時間。收銀工作人員在顧客不是很多的情況下也要調配至其他部門協作(如前往倉庫等顧客看不見的地方當“搬運工”補貨等等)如果不能按照這種方式運營,即便真的如 沃爾瑪 官方聲稱的“90-95%的商品庫存率”,但也只是堆積在倉庫而貨架上依然沒有補足。
沃爾瑪 年報中顯示,其美國商店的庫存水平總值達258億美元,假如雇員能將更多商品及時的擺在貨架上,那銷售額至少能提升12.9——25.8億美元。一項數據表明 沃爾瑪 可能要花費4.48億美元在每家門店中都增加5名雇員,但如果他們能賣得更多,商品周轉速度更快,這將成為一個良性賺錢的循環。尤其是讓顧客更加高興的情況下,不是嗎?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大幅減少雇員 沃爾瑪陷貨架空置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