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其他單業態的公司,百聯集團商業形態多樣、線下覆蓋率高、倉配物流成熟,更能夠滿足阿里玩“ 新零售 ”的野心。
2016年10月,馬云在一次互聯網大會上首次提出“ 新零售 ”概念后,阿里 新零售 戰略潛在的合作對象就變成了投資者眼里的“香餑餑”。
2017年2月20日,由上海市國資委實控的百聯股份,宣布與阿里巴巴簽署 新零售 戰略合作協議,成為阿里系新的“聯姻”對象。一時之間,百聯股份股價飆漲,兩度漲停。
那么,百聯股份究竟是一家怎樣的公司?經營狀況如何?阿里集團為何會選擇它作為合作伙伴呢?《投資者報》記者近日詢問公司相關負責人,但并未得到合理解釋。
不甘業績受挫
百聯股份是百聯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企業,主營業務幾乎涵蓋了零售業現有的各種業務模式,有百貨、標準超市、大賣場、便利店、購物中心、品牌折扣店、專業專賣店。旗下還擁有一批知名企業,比如第一八佰伴百貨商店、華聯超市等。
不過,自網絡零售市場崛起之后,傳統零售業的日子都不太好過。據行業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5年間,中國網絡零售市場呈現出了爆發式的增長勢頭,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57%。與此同時,2014年國內實體連鎖業用工總量和經營面積首次出現了負增長。翻看“零售業巨人”百聯股份近幾年的財報,其境況也好不了多少。
自2014年以來,百聯股份的營收就處于下滑狀態,2014至2016年分別為511億、492億、470億元,同比下滑1.4%、5.2%、4.3%。凈利潤下滑幅度更大,2014至2016年分別為12.3億、11.8億、7.6億元,同比下滑1%、11%、34%。再看其九大行業板塊,除了品牌折扣店(+11%)、便利店(+0.04%)、專業專賣(+2.75%)營收有增長之外,其余板塊全部下滑。
百聯股份交出一份這樣的“成績單”,且凈利潤比營收下滑幅度更大,細看財報,與其毛利率和投資現金流變緊張都有很大關系。
據2016年財報,百聯股份的9大行業,除了大賣場和專業專賣毛利率略增之外,其余板塊全部減少,綜合毛利率同比減少0.75個百分點。從地區來看,五大地區只有華中毛利率略增2.4%,西南、華北地區分別下降20%、11%。
毛利率“不給力”,營收即使增長再多,真金白銀也無法握到自己手里。再加上百聯股份的投資現金流越來越收緊,短期借款增多,利息也隨之增多,掙到的錢更是無法“沉淀”成凈利潤。
據2016年財報,其短期借款由2015年的5.5億元變成2016年的7.5億元,增長36%,應付利息也“水漲船高”,從2015年的264萬元到2016年的1620萬元,大幅增長446%。
在這種情況下,自2016年以來,百聯股份旗下華聯、八佰伴等品牌關閉了超過40家店面,涉及北京、南京、深圳、重慶等十余個城市。
玩轉新轉型
像百聯股份這樣的傳統百貨如何轉型,已成了擺在其經營者面前的一個巨大考驗。而且自2016年以來,曾經“勢如破竹”的電商也開始頻傳倒閉信息,“雙11”各主要電商平臺增幅放緩,電商流量的增長也遇到了天花板,中國零售業似乎都面臨著一個“不破不立”的時代。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阿里提出的“ 新零售 ”,似乎為零售業現在的尷尬期提出了一個新解決方案。按照馬云的描述,“ 新零售 ”即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企業依托互聯網,通過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創新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在這一理念下,“ 新零售 ”將同時具備線上服務、線下體驗和現代物流三大特點。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也表示, 新零售 會將客流、商品、訂單、支付和會員五個核心商業要素數據化。
不過,目前來看,“ 新零售 ”這一戰略依舊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并沒有太多更“接地氣”的案例。對其未來將如何推進、如何落地,張勇表示,“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這個世界本來不存在 新零售 , 新零售 是靠人創造出來的,而今天我們正走在這條路的過程之中。現在我們對 新零售 給出任何深入淺出的定性描述都是不完整的,最終要靠實踐不斷地去探索才能發現。”
對于選擇合作伙伴阿里巴巴的標準有哪些呢?為何選擇百聯股份作為戰略合作對象?
近一兩年,阿里巴巴已先后投資盒馬鮮生、易果生鮮、三江購物、銀泰商業等線下零售平臺,關于阿里集團的投資標準,張勇曾表示,“阿里的投資一貫為戰略服務,不做財務投資。投資三大標準是:能否提供增量用戶,能否改善用戶體驗,以及是否是變革性的創新技術。最重要的是,阿里一定不會選擇為了搭車二級市場‘ 新零售 ’概念的公司進行投資。”
這樣看來,百聯股份被選中,很可能因其具備了阿里看重的這幾個標準。
對于阿里選擇百聯的理由,有業內人士分析稱:“作為國內商業零售行業鼻祖的百聯,擁有大量優質的商業資產,是中國發展相對成熟的多元化全業態零售集團。百聯擁有上海地區超過3300家的線下門店,還在全國范圍內坐擁網點4700余家,覆蓋200多個城市。”
“此外,除了線下覆蓋率較高,百聯集團線下門店類型也多種多樣,幾乎囊括了線下所有商業形態。另一方面,阿里之前投資過的銀泰、蘇寧以及三江商業形態相對單一,僅僅是聚焦在百貨、零售、超市某一具體業務,這顯然不能夠滿足阿里‘ 新零售 ’的野心。”就業內人士的分析來看,客流多、門店多、業務模式多是百聯被選中的很大原因。
據了解,此次集團層面合作后,雙方首先會互相打通支付渠道——百聯線下門店將向支付寶開放,同時百聯旗下安付寶/聯華OK卡將全面接入支付寶。
不過,在因“ 新零售 ”被投資者追捧的同時,百聯股份也接到了上交所提出的質詢,后者要求其說明此次戰略合作對公司經營的影響,并充分揭示其中存在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對此,百聯股份答復稱:“根據雙方集團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截至目前,公司未涉及‘ 新零售 ’商業模式。‘ 新零售 ’商業模式尚未實際開展,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這一說法似乎有些給看重“ 新零售 ”概念的投資者澆冷水,百聯股份將如何與阿里“一起玩耍”還需等待。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新零售”激戰玩大了 起底阿里的新寵百聯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