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3年前后開始,隨著濟南城市的發展、市民收入不斷增加,對于生活需求的多樣化也應運而生,可以預見,在未來幾年的時間里,大型的綜合購物中心和百貨賣場的規模和數量仍然會增加,其競爭也會愈演愈烈,那么,2016年,濟南的商業將會如何發展?或許,根據數據和大環境的分析,我們可以對此進行一番預測。
行業增長趨緩考驗濟南商家
2015年實體 零售 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1-9月,全國50家重點大型 零售 企業的銷售業績累計同比增長僅為0.7%。根據商務部的統計,2015年9月份5000家重點 零售 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僅為4.6%。
行業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后,也和中國經濟一樣進入了“新常態”,即一個高增長時代或是周期已然結束,下一個高增長周期什么時候到來尚不知道。此外,很多 零售 企業仍然固守著過往的盈利模式不變,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面前,根本無力應對業績下滑的困局,只能眼睜睜看著生意流向他處。
過去搭乘著行業行情一片大好便車的一些經營和創新能力欠缺的企業,注定將會被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所淘汰,這很無情,但這不是壞事——大浪淘沙,惟有真金才不怕火煉。但一些專注于不斷完善的 零售 企業卻仍然逆市而上,銀座、華聯、貴和、振華商廈等商企不斷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進行品牌優化,對其供應商提出更嚴格的準入門檻,根據自身定位與經營理念,滿足不同需求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在市場競爭中立足于自身優勢,從 零售 技術的提升中尋找不對稱優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城市核心商圈仍具備高速成長價值
不可否認,電商沖擊下的實體渠道價值有所弱化,即使百貨等傳統業態由于經營模式限制盈利回報下降,還有許多純服務類(如餐飲、娛樂、美容等)的消費必須依賴實體門店,而品牌商也需要依托實體店展示其形象和功能,因此坐擁旺盛人流的核心地段物業,仍然具備極大的商業價值。在商業物業供給大量增加的背景下,核心商圈的物業租金一路攀升,說明核心商圈物業依然稀缺。
電商增速放緩
2016年,電商的增速仍會快于實體 零售 ,但增速會進一步放緩,電商企業倚重的“三大增長點”——“出口”、“下鄉”、“大數據”會有所進展,但不會一帆風順。實體 零售 的反攻將更積極、更主動、更具“殺傷力”,價格戰、品質戰、體驗戰、服務戰將全面打響,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加快線上布局。
店商、電商的競爭會進入相對僵持、膠著狀態,彼此的融合會更緊密、深入,線上線下的界限也會逐漸模糊,但雙方的核心業務不會改變,電商依然以線上為主,店商收入的主要來源還是線下門店。
顧客逐步回歸實體店
2015年,“十一”、“雙11”、圣誕節等一個又一個的大促“暖冬”極大的提振了實體 零售 企業的信心,鼓舞了他們的斗志,新的一年,線下 零售 必然會進一步加大造景、造節、造勢的力度,顧客逐步回歸實體店將是一種趨勢。
不過,預計2016年顧客回歸實體店仍是跡象性、趨勢性的存在,顧客在回歸實體店的同時,也不會拋棄電商,既在網上購物、也到實體店消費依然會成為很多人的選擇。實體店與電商之間的顧客爭奪是一場此消彼長的持久戰、拉鋸戰。就像電商必須依靠炒作才能有持久的流量一樣,實體店也要創新裝飾、創意活動保持足夠的故事性、話題性,才能吸引消費者關注光顧,而這些也需要持久的投入,這也必然攤薄了門店的毛利、擠壓了盈利空間。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電商增速放緩 濟南零售回歸實體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