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三駕馬車”之一的 消費 ,地位日漸突出。
4月2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將主要的議題之一聚焦在了“ 消費 ”的升級上,以包括擴大商品降稅范圍等在內的五項舉措力推我國 消費 者敢 消費 、能 消費 、愿 消費 。其中,第三項舉措明確提出,增設和恢復口岸進境免稅店,合理擴大免稅品種,增加一定數量的免稅購物額,方便國內 消費 者在境內購買國外產品等等措施。
為推進這些政策盡快落地,國務院要求有關部門“抓緊拿出方案”。
針對出口、投資和 消費 這“三駕馬車”,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今年定調時,明確要使它們均衡地拉動增長,“未來要把 消費 作為第一拉動力,才能實現三者的合理分配。”商務部研究院 消費 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告訴記者記者。
服飾等 消費 稅將迎調整
此次常務會議認為,擴大國內 消費 需求是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舉措。圍繞滿足 消費 升級要求,通過完善稅收調節等政策,營造公平競爭的進出口環境,增加群眾購買意愿較強的 消費 品進口,促進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出口,有利于擴內需、保就業、惠民生,對推動國內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也有重要意義。
然而, 消費 不振成為了長時間以來許多人的共感。本月上旬發布的3月份全國居民 消費 價格水平,依舊徘徊在“1時代”。而稍早前商務部的監測數據顯示,今年春節黃金周,國內 消費 增速比2014年下降了2.3%。
但另一方面,中國 消費 力外流也在進一步加劇。
公開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多達45萬中國旅客赴日旅游,狂擲1125億日元(約59.3億人民幣)購物,而購物品類也由奢侈品擴展到日用品。
有專家分析指出,“較高的關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 消費 品的內外價差,物流成本高也是重要推手,而中國零售業現有盈利模式是導致內外價差的重要原因。”
此次常務會議給予了針對性的舉措,譬如對國內 消費 者需求大的部分國外日用 消費 品,于今年6月底前開展降低進口關稅試點,逐步擴大降稅商品范圍。
同時國務院要求,“有關部門要結合稅制改革,完善服飾、化妝品等大眾 消費 品的 消費 稅政策,統籌調整征稅范圍、稅率和征收環節。”
對此,趙萍早在三年前就建議,“要完善擴大 消費 政策的支持方式,比如調整 消費 稅的征收范圍和稅率結構,對目前征收 消費 稅的部分商品,如化妝品、首飾等進行適度調整。”
趙萍認為,“對于那些以前是奢侈品,現在已變為大眾 消費 品的商品,要在新一輪 消費 稅調整中逐步調低 消費 稅稅率,或者不再征收 消費 稅。”
線上線下有望良性互動
除了這些稅收調整的政策之外,國務院還明確要增設免稅店。
具體為,要增設和恢復口岸進境免稅店,合理擴大免稅品種,增加一定數量的免稅購物額,方便國內 消費 者在境內購買國外產品。
同時,進一步推進境外旅客購物通關和退稅便利化,嚴格落實進境物品依法主動申報納稅要求。制定支持跨境電商進口的檢驗檢疫政策,清理進口環節不合理收費。
會議指出,要加快推進中國產品品牌提升工程,支持實體店發展,實現線上線下互動。規范市場秩序,嚴打假冒偽劣,促進優勝劣汰。讓 消費 者能就近舒心、便捷購物。
事實上,這已不是國務院第一次對實體店發展作出表態。
在4月初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針對一些“網店沖擊實體店”的擔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要加大對實體店的支持力度,支持線上線下互動、共同發展。”
李克強指出,“一定要看到,線上線下的互動,可能開創出新的空間。”
此次常務會議上提出的這些 消費 舉措,有望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角”。
趙萍認為,經濟增速放緩,通過就業、收入等因素傳導, 消費 增速也會放緩。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這是 消費 結構優化升級的階段, 消費 結構正在從原來的商品 消費 為主轉向商品和服務 消費 “雙輪驅動”的階段。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國務院五措施促國內消費 增免稅店力挺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