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講的是4種常見微商發展模式,這4種模式不是遞進關系,也沒有因果關系,在哪個模式上做到極致、獲得機會,都有可能取得成功。
微商發展得奇快,短短幾年已經歷了四個競爭階段。
第一階段 資源性商品模式
以強需求優勢商品來吸引用戶,這里的優勢往往包括了:信息的不對等,資源的稀缺性。比如:最早的進入微信銷售的一些食材型微商,銷售海鮮、大米等具備資源優勢的商品。
這是比較容易上手的模式,很快就能出效果,而且如果選擇周期性消費的商品,是可以產生一定的穩定增長。早期微商嘗鮮者的小成功,刺激了在其他渠道已建立起競爭力的創業者。由此形成了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 大V模式和代理模式
原本在淘寶天貓以及在傳統渠道中已經擁有一定流量或銷量的商家,帶著已經建立起來的商品資源優勢、規模成本優勢和運營能力,轉入到微信渠道。這些綜合性價比的優勢在微信這個新渠道上,利用渠道短期紅利,迅速產生效益,成為明星式的商家。并由此刺激了更多不明就里的個人式的微信創業者,紛紛尋找各式商品,而由此形成了轟轟烈烈的代理模式。
(如果你去看一下2015微商大會,你會發現90%以上都是招代理)代理商無疑是急功近利的,通過朋友圈的銷售拉低了熟人社交本來的信任基礎,也刺激了理性用戶對商品獨特性和質量的關注程度。由此產生第三個階段。
第三階段 私人化產品模式
一些能制作生產高質量商品的個體,開始銷售“相對唯一”的商品,并讓個人風格和所售商品在內涵上統一,使個人成為商品的品牌形象,用個人形象來為商品質量背書。這種模式大多是銷售價值模糊的具備引導生活形態式的商品,比如:茶葉、熏香、手工藝品、自制食品等等。比前述模式好的是,這樣的模式重新喚回了信任感,更容易產生社交傳播效應,也可以通過個人知名度的推廣來不斷吸引到新用戶的,建立起“品牌”,從而形成超越商品層面的競爭力,并可逐步延伸產品線,對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商家形成正面競爭。
當然,這更符合了微信本身的以人為中心的社交屬性。盡管這個模式比較容易上手,但,對經營者本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必須始終關注“品牌”形象的建設,而不能回到單純的商品層面。但,這是個在相對比較慢的生意,于是產生了效率更高的模式。
第四階段 社群模式
架構一個以共同特點或者共同興趣愛好為核心的微社群,讓陌生人因為共性而產生強信任關系,(此處所說的社群,不是微信群,微信群本身是一個比qq群更沒有粘性的工具,這里說的社群,是需要通過公眾號或者其他線上線下模式來構建的群體),向這個群體銷售相關商品或服務,而且這個群體可以不斷擴大,突破所謂的朋友圈概念。比如:騎自行車社群,早教社群。
在這樣的社群中,用戶可以獲得與商品關聯密切或不密切的用戶體驗。刻意地經營這些體驗,就可以建立起有粘度的強信任關系。這種模式的經營難度較大,需要投入相應的精力,來管理社群,控制粘度。如果經營能力不夠,用戶則很可能在幾個同類社群之間游離,而失去強信任關系。最終回歸到拼產品的第一階段模式中去。
值得說明的是,有些商家也在經營社群,但,他們的社群并不能建立體驗,建立粘性,比如:大學生向本校學生微信賣水果。看起來本校學生是一個清晰的群體,但其實并沒有粘性可言,還是在拼商品。 單純用商品來架構的群體是脆弱的,除非這是個存在決策難度的商品。沒有決策難度的商品則沒有相互社交交流體驗的必要性,沒有人會因為買一盒口香糖而去和另一個買口香糖的人交流體驗。但是,如果買的是汽車或房產則很有可能參與交流。
以上這個4種常見微商發展模式,實際上符合了商業競爭的發展規律,單純商品稀缺性的競爭、商品性價比的競爭、品牌化的競爭、用戶體驗的競爭。事實上所有商業競爭也就是這4種常見微商發展模式。微商沒有什么神秘之處,只要你洞察商業本質,你也能玩得轉!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4種常見微商發展模式 你屬于哪種?